省社科联调研组赴我校指导工作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5-08-15浏览次数:10

8 12 日,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贵率调研组一行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专题调研社科志愿服务与科普研学工作开展情况。此次调研重点聚焦 “浙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社科科普志愿服务项目” 推进成效及 “浙江省社科普及研学指南丛书(绍兴卷)” 编撰进展,省社科联科普处、绍兴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我校常务副校长魏小琳出席接待。

李文贵一行首先听取了魏小琳常务副校长和科研处杨爱军处长关于学校社科工作的情况汇报。随后,调研组重点听取了“浙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社科科普志愿服务项目” 负责人王佳桐博士的工作汇报。据介绍,该项目以 “少年说”、“青年说” 等五大项目载体为支撑,创新构建“1+1+9+N” 服务平台,已培育社科科普志愿者千余人,产出科普作品 30 余部,累计服务时长突破 1 万小时,先后荣获区级以上奖项 8 项,相关经验举措获市级以上领导批示 2 次。同时,项目团队依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文明实践社科志愿服务队,深入庆元县开展 “青春助农” 行动,以数字赋能推动当地 “灰树花” 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社科活力。李文贵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她强调,项目以青年社科志愿者为核心力量,初步构建起系统化运行框架,与 “浙哲共富行” 活动核心理念高度契合。她鼓励团队持续深化服务模式创新,推动项目长效化、实效化开展,充分释放社科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作用,展现新时代浙江青年社科志愿者的使命担当与青春风采。

随后,王丽娜副教授就“浙江省社科普及研学指南丛书(绍兴卷)” 编撰前期工作进行汇报,详细介绍了丛书编撰团队构成、框架目录设计及项目特色亮点等内容。会上,专家学者围绕丛书优化方向积极建言献策:邓德智教授提出应精准聚焦读者需求,深度凝练绍兴地方特色品牌,打造辨识度高的研学 IP;杨希平调研员强调丛书内容需贴近生活实际,增强文字可读性;胡雪薇结合黄酒小镇运营实践建议强化研学课程体系衔接,提升丛书可操作性。

李文贵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近几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社科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显著。她指出,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00 余场,覆盖师生 5 万余人次,尤其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及重大翻译工程中成果丰硕,被教育部盛赞为“小学校做了大贡献”。这些扎实的社科成果,为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实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注入了强劲动力,彰显了地方高校在社科领域的责任担当。同时,她表示社科志愿服务与科普研学工作是推动社科普及、助力文化传承的重要抓手。针对运河文化保护志愿服务项目,她要求团队进一步夯实系统化运行机制,让青年社科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就科普研学指南丛书编撰,她明确提出要立足绍兴研学实际,突出科普核心功能,强化“研”“学” 融合实效,凝练最具地域特色的研学样板,最终形成可落地、可操作、可推广的高质量丛书成果,为绍兴社科科普研学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指引。

文/王丽娜

图/金芳

浙ICP备05014601号 电话:0575-89172457、0575-89114457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镜湖校区) 会稽路428号(稽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