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力四射的五月,一场充满创意与启发的文化艺术之旅刚刚落下帷幕。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四十名师生怀揣梦想,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开启了一段精彩纷呈的访学之旅。
课堂上的知识碰撞、名校中的文化浸润、城市里的人文探索,新加坡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每一幕都值得珍藏。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行程,感受这趟独特文化艺术之旅的魅力。
【初抵樟宜机场】
行程从此处拉开帷幕。初次踏入樟宜机场,仿佛步入一座未来感与自然交织的乌托邦。作为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佳机场”的4F级国际枢纽,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融合科技、艺术与生态的“城市花园”。置身于此,旅程的起点已不再是匆忙的过渡,而是充满期待的探索,它悄然将师生们的心境从奔波切换至悠然,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机场也可以是目的地本身。
【社科大学迎新】
此次文化艺术交流名校探访第一站——新加坡社科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SUSS)。作为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学之一,SUSS以“终身教育,回馈社会”为校训,致力于应用型教育与终身学习,推动跨学科教学及国际合作,是新加坡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先锋。
欢迎仪式上,学校接待滕老师首先向师生们的到访表达了诚挚且热烈的欢迎。在简要介绍学校概况后,滕老师将两天的学习内容及升学规划做了讲解,让大家迅速融入校园新环境的同时,也为接下来即将在这里开启的课程体验做好了热身准备。
【新媒体学习体验】
Dr.Sim Jiaying担任新媒体课程主讲人。作为新加坡在线电影数据库的创始人,她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前沿的新媒体知识盛宴。
课程以全英文授课形式开展,不仅考验了英语听说水平,更将外语+专业学习的模式做了标准示范。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讨论。
师生同频共振,共享知识盛宴,心灵的触动在此刻迸发,创造的火花在碰撞中诞生。这样的课堂,洋溢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不仅提升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更展示了中国学子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Campus Pop-up 午间长廊的即兴交响】
艺术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当中华传统艺术在异国土地上绽放光彩,收获认可与掌声时,那份源自文化根源的自信与自豪在心中升腾。
当艺术团师生拉响小提琴、舞蹈专业学生拈起花指的一刻,吸引了一批异国学生驻足观赏。
用艺术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也在艺术文化出海的过程中,坚定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名校探秘,感受历史底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之行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 NTU)是新加坡一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校园占地面积广阔,被誉为世界最美校园之一,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学校在工程、计算机科学、商业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实力强劲,科研成果丰硕,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同学们漫步在校园中,参观了先进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等场所,亲身感受着浓厚的学术气息,深刻体会到这所名校的魅力与底蕴。
·新加坡国立大学之行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是一所享誉全球的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居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NUS以跨学科教育为特色,设有超过30个校级研究中心,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成果卓著。学校秉持“立足亚洲,影响世界”的理念,培养出4位新加坡总理及多位跨国企业领袖,是全球学术创新与领袖培育的重镇。
聆听导游的耐心讲解,感受校园的独特景观,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名校的魅力,也对理想有了更高追求。
【名师指引,点亮留学之路】
结业仪式上,就读于南洋理工大学的李博涵博士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留学经历和感悟进行分享。他着重强调,留学最重要的是拥有清晰的愿景,要有向上攀登的目标与坚定不移的决心。李博士用自身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在异国他乡求学,唯有明确目标,才能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他的分享,如同一盏明灯,为同学们照亮了未来留学道路的方向。
新加坡社科大学老师带来的留学规划指导及答疑环节,更是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老师从申请流程、专业选择、院校定位等多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在答疑过程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疑问,老师都给予了专业且实用的解答,帮助大家消除了对留学的诸多困惑,让同学们对未来的留学规划有了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
带队教师代表沈晓琴老师在总结发言时感慨万千。在新加坡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同学们实现了自我突破。从最初的不敢开口交流,到后来能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每个人都在这场游学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体验。这种变化,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同学们在文化碰撞中逐渐建立起自信的体现。
【学子心声,诉说游学感悟】
陈柯瑜同学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发言,分享了自己在此次游学过程中,对艺术有了全新深刻的理解。在新加坡的所见所闻,让他跳出了原有的思维框架,从不同的文化视角重新审视艺术,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
张筱函同学则引用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经典名言。她激动地表示,在这几天的游学中,同学们不再仅仅是游客,更是积极的学习者、勇敢的探索者和深度的体验者。通过亲身感受新加坡的文化、教育和生活,大家获得了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体验,真正明白了“先观世界,才有世界观”的深刻含义。
在感想分享环节,徐悠、赵依柔和孙佳玲三位同学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了此次游学带来的启发和收获。在充满真诚与热情的分享中,同学们不仅对专业学习有了新的思考,更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狮城奇观,探秘花园城市】
当课堂的知识沉淀为灵感,同学们用脚步丈量起这座“花园城市”的脉搏。站在滨海湾花园的超级树下,18座钢铁巨树缠绕着热带藤蔓直指云霄,花穹温室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舒展枝叶,云雾林中缭绕的水汽沾湿衣角,仿佛漫步云端。夜幕降临时,灯光秀将钢铁森林染成星河,师生们仰头惊叹——原来自然与科技的共舞,可以如此震撼人心。
沿着新加坡河漫步,鱼尾狮雕像吐露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与对岸金沙酒店的三塔剪影构成跨越时空的对话。驳船码头的百年老建筑被改造成露天画廊,街头艺人吹奏的萨克斯风与壁画里斑驳的船工号子交织成河岸交响曲。乘船穿过克拉码头,霓虹倒影碎成粼粼波光,年轻的笑声与流动的灯火一同荡漾,让人真切感受到这座港口城市“老灵魂”与“新血液”的奇妙共生。 同学们举起相机,镜头里不仅是色彩斑斓的街景,更是一个个文化交融的鲜活切片——新加坡用半个世纪证明,当多元成为底色,差异便能绽放出超越想象的美。
随着新加坡文化艺术访学之旅的圆满落幕,同学们不仅深刻体验了新加坡“狮城”的独特魅力,更加拓展了国际视野,丰富了知识和经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无论是考研、留学还是就业,此次访学经历都将成为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期待未来,同学们能够参与更多国际交流,敢于和不同背景的人碰撞,把“多元包容”变成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份收获,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文/艺术学院 张筱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