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汉译法高端论坛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5 月 12 日下午,“中国传统文化汉译法高端论坛”在稽山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西方语言学院院长杨令飞教授主持,副校长葛金玲教授出席并致开幕辞。论坛发言嘉宾有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Joël BELLASSEN)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李志清教授、南京大学张新木教授、苏州大学陆洵教授、安徽农业大学高景花(Flora GAUZE)老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袁俊生副译审、热诺(Justin JEUNOT)老师和赵吉鹏副教授。

论坛伊始,各位专家依次展开主旨发言。白乐桑(Joël BELLASSEN)教授深入剖析了语言的不对等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他指出,所谓的不可译需要依据具体语境不断重新翻译、持续“重新协商”。李志清教授以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的学术观点为引,结合生动案例,幽默地探讨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张新木教授着重针对中华学术外译的选题与翻译策略发表见解,强调应挑选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选题进行外译,并确保译文契合原语言文化及表达习惯。陆洵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了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点、心得感悟,着重提及高质量申报团队与试译样章的突出价值。袁俊生副译审凭借自身众多翻译成果与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汉译回译、引用中文古文献等翻译方法。热诺(Justin JEUNOT)老师提出从法文到中文再转译回法文,对比两种译本的独特思考视角。高景花(Flora GAUZE)老师分享了对 traduction与 multilinguisme概念的深刻理解。赵吉鹏副教授以《汉语文字学史》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术语翻译面临的难点及相应解决方案。在主旨发言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汉译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与交流,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正借助翻译这座桥梁逐步走向世界舞台。此次高端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进一步深化中法两国文化交流互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文/潘鑫鑫

浙ICP备05014601号 电话:0575-89172457、0575-89114457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镜湖校区) 会稽路428号(稽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