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玲副校长出席2025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民办高校国际交流论坛 分享我校国际化探索与实践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39

10月29-30日,2025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聚焦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政策解读、院校实践与中外教视角三大关键议题,致力于构建三维立体交流平台,推进中外院校精准对接。葛金玲副校长应邀出席,并作题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的主旨发言。

葛金玲阐述了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分享了我校的实践成果。她指出,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既面临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需求等机遇,也存在着经费、资源等多重挑战。面对这些情况,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积极应对,2012年至今,我校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报》中,已有十年荣获“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国际化水平”第一名。在京领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名》中,我校位列全国第4名。

葛金玲介绍了我校国际化办学的相关做法。在“引进来”方面,着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常年聘请来自20多个国家的外籍教师,扩大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高学历教师队伍;积极构建国际化课程与专业体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新西兰高校合作成立了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走出去”方面,我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与全球30个国家的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有60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教师出国(境)交流人数逐年提升。

葛金玲强调,我校构建了系统的国际化工作协同机制。顶层设计层面,我校依托学校国际化发展规划,确立了“学校主导、二级学院主体、学科依托、项目支撑、师生核心”的国际化建设机制与运行模式。这一机制为我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我校积极加入高水平国际联盟,定期举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持续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

论坛期间,葛金玲与来自多所国内外高校的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认为,我校的国际化办学为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次论坛形成的“质量为本、特色发展、中外协同”的发展共识,将为我国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可借鉴的实施路径。我校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办学特色,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举办正值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开幕之际,年会汇聚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界领袖、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进程关系到整体教育对外开放的水平。本次论坛的举办,为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高质量平台,推动了中外院校间的精准对接。

稿件来源:国际合作交流处

文字:余玲

审核:孔勇